.jpg)
欧元兑美元未能创下当前周期的新高,因为100日移动 均线仍是价格走势的有力吸引力。
100日移动均线和200日移动均线1.1927将继续作为重要的锚点。
我们认为这些水平 附近有一些弹性,但我们认为, 在100日移动均线上方反弹时,将发现卖出者,而在200日移动均线下方下跌时,将出现买入。
扩大一些看,下一个 上行的明显吸引点是在1.2180之前 的1.2113。
向下看,我们认为1.1870-85区域应该会出现有意义的支撑。
ING的 分析师则认为,本月开始的欧元兑美元上行趋势应该会保持不变。
大量的坏消息已经反映在欧元中,在过去的 几个月里,欧元一直处于持续的风险溢价中,尽管最近有所上涨,但根据我们的短期财务公允价值模型,欧元兑美元仍然 很便宜(约1.5%)。
随着疫苗接种速度的加快,未来几个月欧元区经济数据可能会加快。
4月23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 3月份外汇收支数据。
现结合最新数据对3月份外汇市场的具体分析如下: 人民币汇率由单边 升值转为双向波动,企业财务压力有所缓解 3月份,人民币汇率 经历了前两个月的震荡走势后出现 贬值,连续 9个月的升值态势中断。
当月, 中间价从6.4713跌至6.5713,贬值1.5%,一举抹平前两个月的涨幅,较上年末贬值0.7%。
进入4月份,随着美元指数(90.9815,0.0944,0.10%)回落,人民币汇率再次掉头向上。
截至4月23日,中间价收于6.4934,较上月末升值1.2%,并较上年末小幅升值0.5%。
此前人民币单边升值态势为企业带来了明显的财务影响。
截至4月23日,沪深两市共有230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,有1396家公司蒙受 汇兑损失,其中 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1309家。
从各家公司汇兑损失占净利润比重来看,有26家公司的汇兑损失超过自身净利润的一半,8家公司的汇兑损失甚至完全超过自身净利润。
3月份,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均值经历连续9个月的环比正增长后首次录得下跌,跌幅为0.7%,加之2月份中间价均值增幅明显缩小,显示一季度企业潜在汇兑损失会明显收敛。
3月份,国际清算银行(BIS)编制的人民币名义有效 汇率指数上涨0.6%,但剔除通胀因素后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经历了8连升之后首次录得下跌,跌幅为0.5%,有助于缓解此前人民币单边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。
【 摩根大通:如果 需求意外强劲, 油价可能比 预期更早触及 80美元】摩根大通分析师NatashaKaneva等人在研报中表示,基线预测是油价2021年底达到80美元/桶,但比预期更热的 石油需求情形可能导致油价更早达到这个水平。
分析师指出,未来几个月的需求强度“将影响从价格方向到炼油再到OPEC+供应决策的方方面面”。
如果需求发展符合该行预期,则OPEC+有望下次会议同意8月再增产50万桶/日,使今年的净增加量达到240万桶/日。
预计全球 出行继续复苏,欧洲首当其冲,印度终于迎来拐点。
汽油需求虽然仍不稳定,但比该行以上班为主的出行指标所暗示的水平要强,因为 美国夏日旅游季开门红,证实 旅行增加虽然美国的航空旅行量自2月以来显著改善,但亚洲的情况恶化,欧洲航空旅行仍然低迷。